欢迎来到中国中医抗癌交流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邯郸市癌症医院 >

【健康】天冷了,早起第一件事不是穿衣、喝水!99%的人都做错了

天气那么冷,你们有没有觉得每天起床简直太艰难了,分分钟变起床困难户啊?一想到外面凉飕飕的空气就恨不得倒头再睡。

在冬季,一天里最艰难的几分钟就是起床后的那几分钟。

冬天起床,温暖的“天堂”和冰冷的“地狱”只隔着一床被子的距离,从被窝出来着实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不管在南方还是北方,清晨都是急性心梗、脑梗的多发时刻!据调查,70%-80%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都是在早晨6-10点。

冬天要注意:醒来第一件事不是穿衣服和喝水临床观察发现,清晨是冠心病突发心肌梗死、高血压等突发中风的多发时刻。

其中,最危险的时候,就是我们刚刚睡醒的一刹那。

如果一睡醒就匆匆起床穿衣服,身体从长时间的休息状态,突然改变体位进入到活动状态,人体交感神经系统被迅速激活。

老年人调节能力差,易发生体位高血压。

再者,经过一晚上的人体处于静止状态,血液粘稠度增高,血管阻塞发生几率大,也有可能会加剧供血不足,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按中医来说,刚刚醒来的时候,是阴气和阳气转化的关键时刻。

所以说,心脏功能欠佳、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高血脂的人,简单一些,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都要注意,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不是马上起床穿衣服!喝一杯水唤醒血液清晨的第一杯水非常重要,它可以唤醒你的身体,告诉你新的一天要开始了。

人体在夜晚睡觉的时候,从尿、皮肤、呼吸中消耗了大量的水分,早晨起床后人体会处于一种生理性缺水的状态。

一个晚上人体流失的水分约有450毫升,晨起喝水可以补充身体代谢失去的水分。

有的人喜欢早上起床后喝冰箱里的冰水,觉得这样最提神。

其实,这么做是错的,因为此时肠胃都已排空,过冷或过烫的水都会刺激到肠胃,引起肠胃不适。

起床后,应喝与室温相同的凉开水,天冷时可喝温开水。

建议大家在床头放一杯温水,怕冷掉的可以放暖瓶随喝随倒,也可以放个保温杯。

上面10分钟的操做完之后,喝一杯温水,有需要早上起来服药的也可以顺便把药吃了,一举两得。

打开床头灯唤醒眼睛如果上面两件事做完了还觉得困,就可以伸手把床头灯打开,天气好就把窗帘拉开,见见光,很快就会觉得精神满满不想赖床咯~冬天睡觉时一整晚脚都是冷的,怎么办?这样很影响入睡和睡眠质量,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怎么解决睡觉脚冷这个问题吧!冬天睡觉脚冷怎么办?1、睡前泡脚有保暖的效果睡前泡脚是让自己的脚暖起来最有效的方法。

中医养生认为,脚暖了,身体就暖了。

如果睡前脚冷,那么身体再暖也无法入眠。

所以,建议冬天要经常用热水泡脚,每次泡大概20分钟左右,水位浸泡到脚腕以上两三寸为佳,水温在41-45℃范围内,脚刚刚泡到水里要感觉到微微烫脚。

泡完后再去睡觉,能有效促进血液循环,起到保暖的效果。

坚持泡一段时间,还能调理体寒。

2、冬天多吃些温性食物脚冷的人要避免吃生冷的东西,多吃点温性的食物,像是牛肉、羊肉、生姜、红枣、核桃等。

如果脚冷严重的话,可以去看看医生,让医生针对你的身体属性开些药,进行药物治疗。

3、冬天睡觉可用些保暖设备手脚冰冰凉凉的,是很影响睡眠质量的。

如果晚上睡觉保暖措施做得不好,身体再好也无法让脚暖起来。

所以,我们可以用些保暖的设备,比如热水袋或者电热毯,在睡觉前把床暖一暖,到了睡觉的时候再关掉,电热毯不宜开一整晚。

还可以用暖足贴。

天气太冷了,我要穿袜子睡觉。

那么,问题来了,很多人都会问冬天睡觉穿袜子好不好?睡觉时穿袜子会不会有影响?冬天睡觉该不该穿袜子?冬天睡觉穿袜子,好处坏处都有,主要还是看你自己穿袜子是不是不舒服了。

1、冬天睡觉穿袜子的好处天冷穿袜子睡觉很有助睡眠,可以增加脚的血流,可以把身体核心区域的热度转移到末梢,身体因此稍微降温,诱发睡意。

一项研究发现,双脚的温度与睡眠的质量密切相关。

脱掉袜子睡觉,会降低脚部温度,对促进睡眠不利。

因而建议,脱衣上床后,刚开始体温有所降低时最好穿着袜子,让双脚保持一个比较高的温度,这样更有利于快速入睡和提高睡眠质量。

2、睡觉穿袜子不舒服,就不要穿我们的身体本身有选择机制,如果对身体有益的,一段时间后,身体会自动接受,而不利于健康的,则会拒绝。

也就是说,如果你穿袜子睡觉感觉不舒服的话,那就不用穿了。

可能是你选择的袜子太紧,影响了腿部的正常循环,所以才会出现不适感。

3、冬天睡觉要穿舒适的袜子穿袜子睡觉一定要注意脚的舒适度,过于捆绑脚的袜子,会让脚产生不适感,这种不适感会压迫你的末梢神经,阻碍脚部血液循环。

如果一直穿过紧的袜子睡觉还会影响睡眠质量,而且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要穿袜子一定要选择保暖又较为透气的袜子。

冬天到注意保暖哦~

    发布时间:2017-12-02 10:04:39
    录入:录入编辑

版权所有:中国中医抗癌交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