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中医抗癌交流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保定市癌症医院 >

【健康】这件事是最损害身体的动作!你却天天在做……

国际医学权威期刊美国《骨科与运动物理治疗杂志》指出,健身跑步者的关节炎发生率为3.5%,而久坐不动人群的关节炎发生率为10.2%!看到这个数据,是不是颇感意外?久坐不仅伤膝盖,从头到脚都深受其害世界卫生组织早已将“久坐”列为十大致死致病元凶之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久坐的10大危害1、久坐伤脑:致老年痴呆坐姿保持1小时,血液集中在下肢,循环作用减弱,脑供血不足,缺氧,容易头晕,情绪低下,降低思维活力,甚至是老年痴呆的一个重要因素。

2、久坐伤心:心脏机能衰退久坐不动会导致血液循环减缓,会使心脏机能衰退,引起心肌萎缩。

对于患有动脉硬化等症的中老年人,久坐血液循环迟缓,还会诱发心肌梗塞和脑血栓。

3、久坐伤血管:动脉硬化长期久坐,脂肪燃烧减少,胆固醇增加,可能堵塞心脏、血管等,增加心脑血管疾病。

久坐不动,钙化物堆积在动脉,引起动脉硬化,每天多坐1小时,患冠状动脉硬化风险提高12%。

久坐不动,腿部肌肉收缩减少,下肢血流速度减慢,增加血栓发生率。

每天固定一个坐姿3小时以上的人,患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增加2倍,连续坐12小时以上,肺栓塞风险增加。

特别中老年血脂高,血液粘稠度高,长时间静坐是潜在的可怕危险因素。

4、久坐伤神:头晕眼花久坐不动血液循环减缓,还会导致大脑供血不足,伤神损脑,表现为体倦神疲,还会出现头晕眼花等症状。

5、久坐伤骨:颈肩腰背痛颈肩、腰背长时间处于紧张的固定姿势,不仅会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还会导致颈肩腰背僵硬,酸胀疼痛,发生头痛及颈椎病。

6、久坐伤肺:影响心肺供血久坐运动量小,肺部得不到有效锻炼,会影响心肺供血。

肺气肿感染等常见的老年肺系统疾病,大都和肺功能降低有关。

7、久坐伤胰脏:糖尿病细胞处于闲置肌肉时,胰脏反应慢,易产生更多的胰岛素,导致糖尿病,长期久坐,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112%。

8、久坐伤胃:食欲不振久坐容易引起肠胃蠕动减慢,消化腺分泌消化液减少,出现食欲不振等症状,加重人的腹胀、便秘、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症状。

9、久坐伤肠:结肠癌久坐的人肠道、胃部蠕动减弱减慢,有害成分易在结肠内滞留,刺激肠黏膜,加上腹腔、盆腔、腰骶部血液循环不畅,肠道免疫屏障功能下降,增加结肠癌危险。

“十人九痔”,长时间保持坐姿,也容易导致痔疮。

10、久坐伤命:肺栓塞美国癌症协会发布了一项针对12万人、长达14年的最新研究结果,一天保持坐姿6小时以上可能增加早逝几率,女性风险更高。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发现,每天坐着看电视超过4小时与少于2小时的人相比,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危险性增加80%,其他原因死亡的危险性增加46%。

8招避开久坐危害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原所长高芳堃教授提醒:老年人韧带开始僵化、肌肉延展性变差、骨骼退化、整体机能都在衰减,“人活着就必须要动”。

化解久坐危害,其实就一个字:动。

1坐姿正确保持正确坐姿,背部挺直,肩部自然下垂,可放肘部两侧。

椅子过软可能压迫前列腺,可以换一稍有硬度的座椅;背部加一靠垫,可减少腰部压力;不翘二郎腿。

2时常走动为确保不会持续坐太久的时间,建议采取短暂休息的方式,每次约20~30分钟。

最好能起来走动,即使是坐着也可以弯弯腰、抬动肩膀或深呼吸以减轻肌肉紧张。

3电视播广告时走几步就算是以蜗牛速度行走,燃烧的卡路里也是坐着的两倍,当然,更激烈的运动更好。

4踮脚尖平时在工作生活中,尤其是在久坐或久站后下肢酸胀、乏力时,可采用踮脚的方法健身。

踮脚时,双侧小腿后部肌肉的收缩挤压,会促进锻炼者下肢血液的回流,加速血液循环,可防止下肢静脉曲张。

5单抬腿坐在较硬、有靠背的椅子上,缩小腹,抬起一条腿,直至腿部发酸再换另外一条腿,可以锻炼平时很少运动到的大腿股四头肌。

6膝盖夹矿泉水瓶两腿打开1个拳头的宽度,夹住瓶子,抬起脚跟保持两分钟,这个小动作可以锻炼膝盖周围的肌肉。

锻炼的时候,气血供应上来,就会把一些风寒、寒气去除,治疗膝关节疼痛。

7脚下垫枕头无心脏病群体,睡觉时可在脚下垫枕头,帮助血液回流,改善下肢水肿,也可适当泡脚,促进血液流动。

8倒着走倒着走,可以锻炼平时很少用到的腰部、背部肌肉。

长期坐着看电视的中老年朋友,不妨尝试正走和倒走相结合。

久坐是健康的不定时炸弹,所以,趁着闲暇休息的时间,赶快走动起来吧!臻心提示:*本宣传资料为邀约邀请,不作为要约或承诺;*本宣传资料中提到的商品房面积为商品房建筑面积,特别说明的除外;*相关内容不排除因政府相关规划、规定及开发商未能控制的原因而发生变化,出卖人保留对宣传资料修改的权利,敬请留意最新资料;*本资料对项目或产品的介绍,旨在提供相关信息,不意味着本公司对此作出了承诺,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双方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及附件等协议为准;*本资料修改权归出卖人所有;*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布时间:2017-12-10 10:06:05
    录入:录入编辑

版权所有:中国中医抗癌交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