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中医抗癌交流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张家口市癌症医院 >

立秋以后,山下的老虎多起来了

立秋带来的首先是天气变化,炎夏的余热未消,处暑节气也将接踵而来,天气逐渐转向干热,还是要警惕“秋老虎”伤人。
此时重在祛暑、养肺、护肝。
那要如何严防“秋老虎”,守住健康呢?立秋时节 怎么养生健体?1、宜祛暑滋阴立秋之后,昼夜温差加大,在饮食上应坚持祛暑清热,多食用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多吃豆类等食物,少吃油腻厚味之物,以益胃生津。
2、宜养肺护肝立秋,肺与秋季相应,而秋季干燥,气燥伤肺,容易产生疾病,因此需要润燥、养阴、润肺。
而此时,肝脏、心脏及脾胃还处于衰弱阶段,立秋过后肺功能开始处于旺盛时期,要加强调养,使肺气不要过偏,影响机体健康。
另外,在肺盛之时易影响到肝,而肝主情志,疏泄气血。
肝气受制的秋天,人们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等表现,表现在生理方面则为容易引起气血失调等疾病的发生,比如:内分泌紊乱等问题,像月经失调、心慌心悸、失眠问题等。
当出现此类现象时,可通过养阴、柔肝、疏解等方法调理。
注意不做剧烈运动,不过度劳作,可适度慢跑,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
3、宜养阴补虚秋补可不能乱补,只有了解自己的体质才好对症进补。
如果呼吸浅短,声音低微,神倦懒言,动则汗出,食欲减少,舌质淡就属于气虚体质。
用黄芪、党参、西洋参沏水喝,或者做粥喝是最简单的方式。
如果面色苍白,口唇淡白,夜热盗汗,肌肤枯涩,舌淡红无苔就属于血虚体质。
可以用当归、红枣、何首乌、桑椹做粥,在炖鸡汤、炖肉时也可以加点。
如果颧面潮红,口燥咽干,盗汗,尿少而赤,大便秘结,舌红少苔就是阴虚的体质。
可以用麦冬、五味子、山药、百合等,熬粥的时候可以放几味。
4、宜早卧早起立秋时节,秋高气爽。
如果晚上早一点睡,就可以聚敛阳气,而阳气则为我们立根之本。
而秋季早睡,就能够积聚我们身体内阳气这样我们才能够有精气神。
而早起的话可以使肺气得到舒展,防止收敛太多。
立秋应该警惕什么1、警惕昼夜温差大易感冒立秋过后,我们会发现昼夜温差逐渐变大。
白天炙热的气温到了晚上,就会开始变得清凉起来,因此,早晚温差过大容易引起频发感冒等,提醒大家在衣着和居家休息方面,应更注意防止夜间着凉。
近来突发降雨天气较多,大家出门当心淋雨,容易引起身体不适。
提醒出门时最好随身携带雨具,或备件衣物,以备不时之需。
2、警惕食品、衣物霉变立秋之时降雨增加湿度大,天气闷热,食品、衣物很易发生霉变。
一般来说,如果气温达到35℃以上,而相对湿度也会增加,这就很容易产生霉变。
食用霉变的食物后会发生胃肠疾病,如腹泻、呕吐、肠炎和痢疾等。
易霉变的食物有:面包、蛋糕、熟肉、鱼虾、奶、鸡蛋、桃、香蕉、甘蔗、大米、豆类等。
衣物、床单、被褥发生霉变,同样会导致皮肤过敏。
3、警惕“秋老虎”伤人立秋是一年之中气温由升温向降温的转折期,此后湿气逐渐减弱,让人难以忍受的“桑拿天”也会逐渐减少。
但立秋并不是真正秋天的到来。
炎夏的余热未消,处暑节气也将在8月底接踵而来,“秋老虎”甚至还可能虎视眈眈,而天气也逐渐转向干热。
特别是立秋过后,还可能再处于炎热之中,而这种炎热气候有时候也可能要延续到九月,天气才能真正凉爽起来。
因此,立秋后应当心“秋老虎”,小心中暑。
为预防中暑,最好要保证充足睡眠,注意补充水分,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以免因室内外温差过大引起“热伤风”。
外出时,记得随身备好藿香正气、人丹等防暑用品,同时做好防晒工作。
关于我们企业名称:江西鸿璟集团生产地址: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黄金堆工业园黄金南大道邮政编码:336400电话号码:0795-7229066/7225677传真号码:0795-7229055网 址:www.jxhjjt.com
    发布时间:2017-08-09 12:31:45
    录入:采编录入

版权所有:中国中医抗癌交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