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像重视孩子学习一样,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要像对待孩子感冒发烧一样,读懂孩子的心理信号。
孩子们又开启一个新的学年了,家长在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的时候。是否想过,你的孩子很有可能在心理上也需要你的关心?
你知道吗?有70%的成年忧郁症患者,都是萌芽在青少年时期!
很多孩子烦躁、逆反、易怒,家长往往觉得是所谓的“青春逆反期”而已。可是,如果我们忽视了孩子的这些反应,很可能是种下了一颗苦果。海的心理学专家陈默说,自2000年起,来咨询的青少年呈“几何级数的增长”,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越来越多。而且,触目惊心的是,如果孩子的压力和情绪没有很好释放的话,则可能进一步导致为心理障碍,甚至出现自残、自杀等极端行为。
那么,什么样算是心理健康和心理障碍呢?祝卓宏教授说,这里有三个等级。
第一个等级,是心理健康:就是指青少年能够进行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够正常上学、交朋友、遵守纪律、适应社会环境;
第二个等级,是心理障碍:经心理学界定的有抑郁症、焦虑症、社交恐惧症等。
第三个等级,是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精神分裂症,自闭症等。经过诊断,影响了青少年的学习、交往,影响了他们的社会功能,只能寻求精神疾病科的专业治疗。
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介于心理健康和心理障碍之间的中间地带,对学业和社会交往等社会功能影响还没那么严重,但持续的时间往往稍微长一些。
那么,作为家长,该如何去发现孩子的心理是否处于健康状态呢?怎样帮助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理呢?
祝卓宏教授说:父母主要看孩子外在客观指标,是否有一些外显行为,这就是孩子在释放的心理信号。
版权所有:中国中医抗癌交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