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理论依据:《博爱心鉴》(明) 列位看官,今天要和你说上一病,这就是冠心病患者发展到最后,特别容易出现的心力衰竭。
说起来,这可是各类心脏病发展到终末阶段的典型症候了。
当此际,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
说得形象一点,此时的心脏,已经进入“风烛残年”;冠心病,也着实进入了“晚期”。
这个时候除了在医院接受治疗外,还有没有办法可以帮助心脏渡过难关?今天,“精诚名医汇”要为您介绍一个好办法—— 人参3克,黄芪9克,甘草3克,肉桂1.5克。
这四味药水煎取药汁服用即可。
列位看官,切莫小看了这四味药的小小简方。
它实际上身出名门,乃化裁自明代《博爱心鉴》里的保元汤。
这张老方能干什么?最初,它是被用于治疗痘疮顶陷的,以补气之能闻名于中医方剂之林。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保元汤可以改善心泵功能。
对此,2012年的《河北中医》杂志也曾经刊发过专题文章,这就是将接受西医治疗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结合保元汤内服治疗,以心衰控制、心功能提高为疗效评价标准。
结果发现,结合保元汤治疗的一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有效率达到87.72%。
列位看官,这个数据说明什么?到了冠心病“晚期”的时候。
这保元汤是真真了不起的延寿之道。
说起来,这心力衰竭,说白了,其实就是心脏“跳不动”了。
心脏“跳不动”的原因,和祖国传统医学所谓“气虚”有关。
而保元汤,实际上恰是补气的经典方剂。
保元汤,保的是元气。
元气者何?两汉时期,元气学说兴起,元气被认为是化生天地万物的本源之气,是生命活动的根本。
在人体中,元气生化为多种形式,包括经脉内的营气,固护皮肤腠理的卫气、中焦脾胃之气、心肺之气等等,无不由元气生化而来。
而这保元汤的妙处,就是从里到外,将人体之气固护一遍,疏而不漏。
列位请看—— 那人参,性味甘、微苦,平,入脾、肺、心经,功在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一般来说,我们用它来补心肺之气。
现代医学发现,合适剂量的人参对于心血管系统和心肺系统,的确有兴奋作用。
那黄芪,性味甘,微温,入肺、脾经,功在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
《灵枢》云:“卫气者,所以温分肉而充皮肤,肥腠理而司开合。
黄耆(即黄芪)既补三焦,实卫气……”。
可见,黄芪本身就是补气的要药。
还有那《本草求真》也说:“黄耆,入肺补气,入表实卫,为补气诸药之最”。
所以,我们用黄芪,目的是补我们的肺卫之气。
还有那甘草,性味甘,平,入心、肺、脾、胃经,功在补脾益气,是补益中焦脾胃之气的良药。
《本草汇言》说得好:“甘草,和中益气,补虚解毒之药也。
健脾胃,固中气之虚羸……”。
此言不虚。
列位看官,你发现了吗?人参益内、甘草和中、黄芪实表,这实际上取的是天地人三才之道。
然而,这三者补的又都是水谷之气。
要想改变元气之虚损,我们还需温补肾中真气。
于是,我们用了肉桂。
此药性味辛、甘,大热,入肾、脾、心、肝经,功在补火助阳,引火归源。
它是大补元阳之品。
有了它,这补气之功才算告一段落。
这正是“前三味得三才之道体,后一味扶一命之巅危”,真真妙不可言。
所以说,这保元汤,是固护真阳、保护元气的好方子,对于冠心病晚期心力衰竭的患者来说,自然可以鼓舞心阳、生发心气,好处很大。
列位看官如果能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应用,应该可以给健康带来很大好处。
其辩证要点就是少气祛寒、倦怠乏力、脉象细软。
由此可见,那古老而略显神秘的中医中药,在现代医学的语境下,也能给治疗带来帮助。
正所谓中西医为亲密战友,只要能给患者带来福音,就该借鉴和应用。
全文完。
不知道列位看官意下如何?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您的批评和指正,或许会给网友带来更大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