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圣华佗早在数千年前就指出 “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俗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户枢不朽也”。
意思就是说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脉畅通、预防疾病。
在我国,随着数十年来的经济发展,人们衣食住行、职业、休闲等各个方面生活方式的显著改变,越来越多的人们逐渐开始关注“生命在于运动”和自身健康的密切联系。
培养活跃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大量科学研究逐渐积累了运动有益健康的充分证据。
适当运动可以预防大多数癌症、促进骨质健康、增强心肺功能等等。
其中,心肺功能的加强尤为重要,健康的心脏是生命的动力源泉,才能有效保障各类运动中的机体供能供氧、进而是完成各类有益健康身体活动的必备条件,同时也可以降低心脏病风险。
坚持活跃的生活方式,促进获得健康的心脏,并保持心脏“规律活跃”的状态, 也就是“动起来—健康心脏—健康心脏动起来”的联动与健康效益。
那么如何做到科学地动起来呢?强度、数量要达标 意思就是,根据个人的日常习惯和能力范围,经过循序渐进的过程,逐渐达到每天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身体活动。
每周至少150分钟。
种类、形式不嫌多 意思就是鼓励多种不同肢体部位参与为主的各类活动。
无论是打球、走路、跳舞,还是肌肉练习、功能锻炼等等,所有形式的活动量都可以计入总量。
日常生活动起来 意思是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所有机会和零碎时间动起来,减少长时间“瘫、卧、坐”。
例如采用走路、骑车、公共交通方式等活跃的交通方式;间断站立、减少1小时以上的连续静坐办公习惯;主动承担家务活动;减少业余时间的连续长时间躺、卧在沙发看电视、读书时间等等。
亲友一起健身心 意思是鼓励和朋友、家人一起锻炼、骑车、散步等等,不仅利于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也利于交流感情,促进身心健康,同样可以利于疾病预防与康复。
专业指导做保障 意思是说,在运动的开始、调整的过程中,都必须先由专业人员进行运动的风险评估、运动计划的制订和调整。
各取所需做评估 意思是说,可以借助许多便利的现代信息技术和小工具,例如各类运动监测的手机软件、计步器、运动手环等可穿戴的运动传感装置,均可以对自己每天的运动频率、持续时间、强度水平、运动量等进行简易的评估,进而在合理调整和制订个体化的运动计划。
总之,保持活跃的生活方式,促进健康的心脏, 同时健康的心脏也利于更好地运动,最终保障我们的健康!上海乳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中国中医抗癌交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