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强军复兴梦风雨如磐军旗红第一所正规部队医院:小井红军医院精彩内容请点击上方音频 井冈山小井红军医院旧址它的前身是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卫生队,是人民军队历史上的第一所正规医院。
1927年9月,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革命军进行“三湾改编”时,考虑到许多受伤官兵急需医治,决定在第一团成立卫生队。
卫生队刚成立时,仅有医务人员4名,看护班和担架班各10余人到达井冈山后,在第一团卫生队的基础上又建立了茅坪医务所,既为军用,也供民用。
之后又建立了大井医务所。
但是队伍不断壮大,打仗越来越频繁,伤病员数量也越来越多“作战一次,就有一批伤兵;由于营养不足、受冻及其他原因,病的很多……药品及医生之缺乏,问题很大。
”——毛泽东1928年夏,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心由茅坪转向茨坪,红四军军委决定在茨坪建立“红光医院”,后改名为“小井红军医院”。
构成医院是一幢完全由木头架起来的两层楼房,共32间房间,约900平方米,可容纳200位伤员。
医院设立院部,院部下面设医务室,有近10名医生,包括西医、中医。
由于遭到国民党军队的严密封锁,医院里的医生、药材和医疗器械严重缺乏,连最起码的麻醉药品、碘酒、盐水与酒精也时常供应不及。
伤病员在治疗过程中要忍受极大的痛苦尽管条件极其艰苦,但红军医院仍然收治很多俘虏兵。
“部队打仗时,医院的医生、担架排就随部队上前线救护伤员,国民党的俘虏兵受了伤的,我们也给他治疗。
”——医院护士回忆1929年1月,国民党军队对井冈山根据地发动第三次“会剿”,红四军前委决定只留一小部分部队守山,主力向赣南、闽西进军。
最后井冈山失守一天夜里,国民党军队偷袭小井村,130多名伤病员全部英勇就义,医院也被烧毁。
英雄们倒下后,群众将他们的遗体掩埋在附近的稻田中。
1967年,井冈山人民按历史原貌修复小井红军医院,还将烈士们的部分遗骨从小井迁到茨坪重新墓葬,并建造革命先烈纪念塔。
1972年小井原墓地建起烈士墓和烈士碑请登录阿基米德APP、990早新闻社区点击收听,本台990早新闻7月24号起推出,《防务360》节目集锦播放,上海新闻广播微信公众号音视频同步推出!敬请期待!音频编辑:贺梁微信编辑:蒋斐滢稿件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