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期间的健康话题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可对孩子们来说,以下的几点问题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
过年期间饮食要规律避免小皮肤泛起荨麻疹对于孩子,尤其是过年期间,感染和食物过敏是最为常见病因,皮肤表面泛起大片大片的“鬼风疙瘩”——荨麻疹,这些孩子多表现为较重的急性荨麻疹。
这时候,往往病程起病急,皮损面积广泛,常可伴有手足、关节、眼睑甚至整个面部水肿,部分孩子可有喘憋、胸闷及腹痛等症状。
专家说:荨麻疹病因复杂,多数急性荨麻疹可找到病因,但慢性荨麻疹的病因很难明确,可将病因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
外源性因素多为暂时性,常见有食物、食物添加剂、药物、物理刺激、植入物及运动等。
内源性因素为持续性,常见有感染、系统性疾病、吸入物等。
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随即出现风团。
风团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超过24小时)后可自行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
皮损反复发作,时起时消,傍晚发作较多。
如果消化道受累,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症状。
如果支气管及喉头受累,则出现咽喉水肿、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甚至窒息而危及生命。
专家提醒家长:如果在过年期间,孩子出现上诉症状,一定及时到医院就诊,积极明确病因并避免接触过敏原。
对于重症或伴有喉头水肿的荨麻疹患儿,及时到附近的医院就诊。
同时,对于食物过敏的孩子,在过年期间,要注意避免过敏的食物;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孩子,哺乳的妈妈也要注意避免吃孩子容易过敏的食物。
春节爱护孩子的眼睛谨防近视加重更要防止意外伤害春节即将来临,无论大人孩子都沉浸其中,当然孩子更是迎来了长达一个月的假期,那么在吃喝玩乐欢度春节之际,我们的宝贝们也不要疏于眼睛的保护哦。
专家提醒家长,要注意下面的这些问题:近视的发生、加重1. 控制数码产品的使用时间:在心情放松之时,孩子们会热衷于电视、电脑、ipad、手机等数码产品,但是我们的眼睛就不能好好的放假了,如果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过度,会导致视力下降、眼干、眼涩、头痛等症状。
专家提醒:孩子在出现眯眼、眨眼、歪头、视物不清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的用眼卫生。
2.甜食的过多摄入影响视力:春节期间美食必不可少,那么甜食、咸食也是孩子们难以抵挡的诱惑。
专家提醒:家长们应注意孩子吃过甜、过咸的食物,不但引起长胖、长蛀牙等多种问题还会引起近视、会加重近视发生,且多食甜食还会引起维生素B1的缺乏,影响视力。
眼外伤的发生1.鞭炮炸伤:烟花爆竹是孩子们的喜爱,也是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风俗习惯,虽然,如今放鞭炮的情况已经减少,但是每年因烟花爆竹导致眼外伤的孩子还存在着。
专家提醒家长一定要高度重视鞭炮炸伤,因为曾经在过年期间有孩子因烟花爆竹导致眼球摘除,这是十分令人心痛的。
急救:如有此情况发生,首先家长要冷静。
第一时间用一块洁净的纱布或手帕盖在创面上,尽快就近到正规医院就诊。
注意切记:千万不要用水冲洗、按压眼球、喝水。
2.车祸外伤损伤眼睛:春节期间大家要外出走亲访友,开车及坐车期间一定要注意安全。
专家说:我院曾救治多个孩子因为坐在前排或者没有安全座椅导致孩子在交通事故中受到严重的创伤,不仅身体其他组织受损,眼睛也受到严重的伤害,这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案例,所以家长一定要高度重视。
注意:不要让孩子坐在副驾驶座位上,更不要抱着孩子坐在副驾驶位置。
年纪小的孩子,家长在后排安放安全座椅。
同时,在行驶的车内任何位置都要系好安全带。
过年期间切莫放松儿童气管异物的危害!每年临近过年,气管异物都会随之增加,取出来的东西除花生、瓜子、榛子等坚果类的零食之外,还有果冻、小骨头、面条、枣核等食物。
儿童气管异物中,坚果类食物占70%,还有其他的食物,所以,家长们一定要高度警惕小儿气管异物的危害。
专家提醒:虽然成年人也有发生的情况,但整体来说98%以上的气管异物发生于儿童,而这其中95%发生在2岁以内小年龄组儿童。
据统计,小儿气管异物已经是目前小儿致死的主要原因,是儿童发生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取出来的异物各种各样,气管异物较为常见的,如坚果、米粒、牛肉、水果、果核等。
食道异物也是五花八门,只要孩子能抓到的,都会往嘴里塞,最常见的,如硬币、纽扣电池、玩具零件、苹果核、枣核等。
所以,不建议5岁以下,特别是3岁以下的孩子吃坚果类的食物,以免发生卡喉的危险!临近过年,警惕气管异物危害,刻不容缓!强调:纽扣电池的危险过年期间,孩子之间肯定会玩玩具,要注意玩具中的纽扣电池:吞入纽扣电池时,电池会立即发生短路,短路后,电池会出现放电的过程,会烧伤粘膜,更重要的是会造成电化学烧伤,形成“电泳现象”。
简单的说,电池正负极一侧是酸、另一侧是碱,泄漏后会严重损伤孩子的食道口,当将异物取出后,就会发现孩子的食道已经被“烧”黑了,这种情况如果将来愈合不好,会出现食道狭窄等情况,食道狭窄的治疗可能会伴随孩子的一生,所以一定要引起家长们高度重视。
急救:1. 头处低位、叩背当孩子一旦出现呛咳,家长要保持冷静,让孩子的头处于低位,叩背,通过震动试图改变异物的位置,以便于呼吸。
叩背时,头一定要处于低位,因为呛入东西孩子会出现呕吐,在急救时不要再让孩子将分泌物吸入,造成二次呛咳,这样更危险。
2. 海姆立克急救法每个家长都要掌握,在发生危险的关键时刻,可以救命,虽然东西并不一定能够被取出,但及时抢救会让异物在气管中活动,留出一丝可以呼吸的空隙,可以为接下来到医院救治争取时间。
3.及时送医一旦发生上述意外,一定要及时到正规的医院、正规的耳鼻喉科进行救治。
预防气管异物的几点:1.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当孩子吃东西时,家长千万不要逗孩子哭、笑,尤其是追着喂饭的行为家长要及时纠正。
孩子要在一个相对安全、安静的环境吃东西。
2.5岁以内,特别是3岁以下的孩子不要吃坚果类的食物。
3.孩子的周围不要放不合适接触的东西,特别是小年龄组的孩子,没有认知能力,到处爬,在孩子周围不要放不适合孩子接触的物品,如硬币、别针、父母的小饰品、纽扣电池等物品,要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孩子玩过的玩具要及时收好。
过年期间更要注意保护孩子的牙齿健康新春佳节,相信许多家庭的茶几上都会摆上糖果等甜食,看到可爱的小朋友回家过年,大人们会纷纷随手抓上一把糖果送给孩子。
可是,过年期间,过量吃糖果、吃甜食是导致孩子蛀牙的一个重要因素。
专家提醒家长:过年期间要注意吃糖的方式、频率也会影响牙齿的患龋率,主要要减少糖与牙齿接触的时间。
同时,更要注意做好牙齿的清洁工作。
其实不单是糖果、甜食,还有其他食物也会导致龋齿:易患龋食品糖果、蛋糕、饼干、面包、果脯、蜜饯、巧克力、山楂片、饮料、果汁、冰激凌,甚至还有含糖的配方奶粉、乳酸饮料等,这些食物饮料不仅含糖较高,粘性也较高更容易发生龋齿。
低致龋食品不含糖牛奶、稠牛奶、酸奶、新鲜水果等。
不易致龋食品无糖或木糖醇口香糖(不建议孩子吃口香糖类食物)、坚果(5岁以下孩子不建议吃,以免发生呛咳的危险)、粗粮、蔬菜、鱼类、茶。
家长在选择孩子奶粉时也要看奶粉中的含糖量。
市面上卖的儿童奶,其中只是含有30~40%的奶,其余是糖与添加剂,这样相对来说也是容易发生龋齿的。
过年期间如何做才能最大程度避免龋齿的发生呢?1. 控制摄入量据相关研究发现,蔗糖的致龋力最强。
除了糖果以外,糕点等甜食、饮料中的蔗糖含量都很高,大家应控制孩子的进食量。
2. 做好清洁工作孩子吃完东西包括糖果应漱口,睡前必须得认真刷牙。
毕竟,孩子那么爱吃糖果,估计你也不忍心一块都不让他吃。
专家提醒:很多家长在孩子长龋齿后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事实上,与其亡羊补牢,大家倒不如提前预防。
做好牙齿清洁工作建议从宝宝2个月开始家长做好孩子清洁工作,第一颗牙齿开始萌出时,要使用牙刷清洁,7岁前刷牙都需要家长帮忙,家长要监督好哟~定期看牙医从宝宝第一颗牙齿萌出后,大家就应该每半年带他去看一次牙医。
一旦有问题也可以及时治疗。
若孩子患龋齿风险大,那么建议每3个月去看牙医。
口腔涂氟从3岁起,每半年口腔检查一次并做全口牙齿涂氟,若宝宝未满3岁,可以局部用氟,只要他能做到不吞咽和漱口。
窝沟封闭做好窝沟封闭,现在我国牙防组织也提倡全国的孩子采用这种保护牙齿的新方法。
特别提醒:并不是只要不吃糖就不会发生龋齿,春节期间,让宝宝好好吃东西的同时,更要监督孩子的口腔清洁工作。
来源:大连市儿童医院
版权所有:中国中医抗癌交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