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检人群的生活行为方式、健康素养状况不容乐观根据体检数据显示,大约1/3的人群具有理想或良好健康素养状态。
男性、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低、个体或自由职业和农民具有不良和较差的健康素养的可能性较其他人群高。
男性慢性病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
年龄、教育程度以及职业均显著影响慢性病患病情况。
我国体检人群的主要慢性病为心血管、代谢性疾病以及消化性疾病我国城镇居民的健康状态与养生状况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蓝皮书根据相关调查指出,血虚、阳虚、气虚与胃肠积热是较突出的健康问题。
健康状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精神紧张、不良情绪、过度劳累、久坐不动、吃饭过饱、熬夜晚睡。
其中,对健康的影响最大是精神紧张与不良情绪,熬夜晚睡(75.6%)与久坐不动(72.9%)出现的比例最高。
超过40%的白领群体出现以上两种情况。
慢性病比金融危机更可怕,我国慢性病飙升态势未得到有效遏制在影响全球经济的众多因素中,单因慢性病造成的经济负担就高达1万亿美元,甚至远高于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危害。
慢性病已然成为全球范围内过早死亡最为主要的原因,对人类发展构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严重阻碍了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
伴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生态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居民疾病谱也在发生变化,慢性病发病率呈现持续快速增长趋势。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发展医用可穿戴设备是良方我国慢性病呈现 “患病人数多、患病时间长、医疗成本高、服务需求大”的特点。
医用可穿戴设备可改变医疗模式,降低医疗成本,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问题:1能够动态监测健康指标,及时获得的反馈与帮助,帮助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有助于应对慢性病高发的挑战。
2能够提升效率,减少就医次数,节约医疗费用和人力成本。
全球移动医疗服务效果的临床研究显示,出院后的远程监护可使患者的医疗费用降低42%,住院时间降低35%。
3我国的医疗资源供给矛盾突出,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于北上广和东部沿海省份的大城市,医用可穿戴设备能够帮助身处偏远地区的慢性病患者获得远程的医疗支持。
我国医用可穿戴设备的发展还面临四个方面的挑战:应用层面医学科研机构、医院医生对大部分医用可穿戴设备的认可度、参与度仍比较低,能真正达到医疗级的应用还比较少,应用价值有限,用户体验不佳,使用粘度偏低;技术层面在传感器、芯片、人机交互、操作系统、续航能力等关键技术方面尚存在瓶颈,基础创新能力还有待加强;标准层面当前医用可穿戴设备的行业标准还很缺乏,既不利于性能与安全性评价,也不利于相互兼容、互联互通,如与医疗信息系统的对接兼容,不同厂商、不同类型的设备之间的联合等,限制了医用可穿戴设备整体协同效用的发挥,阻碍了行业的发展;安全层面医用可穿戴设备当前作为最贴近人体实时监测健康数据的装置,其监测得到的数据是人体最为隐秘的信息之一,但当前行业缺乏统一安全标准和相应的法规,用户数据安全难以得到切实保障。
网址:www.sjzccyy.com客服电话0311-85837862 或罗主任13290449616长城VIP健康管理中心参考资料:《健康管理蓝皮书:中国健康管理与健康产业发展报告》
版权所有:中国中医抗癌交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