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中医抗癌交流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保定市癌症医院 >

【健康生活】小寒料峭,静待春来

丁酉年十一月十九,2018年1月5日,17点48分,小寒。

斗柄指癸为小寒。

月初寒尚小,故云。

月半则大矣。

听起来,小寒比大寒小,似乎大寒比小寒更冷。

但其实,对我国而言,小寒标志着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此时,菊枝欹倒不成丛,井上梧桐叶半空。

小寒三侯一候雁北乡。

乡,向导之义。

二阳之候,雁将避热而回,今则乡北飞之,至立春后皆归矣,禽鸟得气之先故也。

二候鹊始巢。

喜鹊也,鹊巢之门每向太岁,冬至天元之始,至后二阳已得来年之节气,鹊遂可为巢,知所向也。

三候雉始雊。

雉,文明之禽,阳鸟也;雊,雌雄之同鸣也,感于阳而后有声。

小寒习俗—腊祭—由于古人会在十二月份举行合祀众神的腊祭,因此把腊祭所在的十二月叫腊月,小寒即是腊月的节气。

“腊”的本义是“接”,取新旧交接之意。

腊祭为我国古代祭祀习俗之一,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

汉应劫《风俗通。

义》云:“腊者,猎也,言田猎取兽以祀其祖先也。

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

”“腊祭”含意取其有三,一是表示不忘记自己及其家族的本源,表达对祖先的崇敬与怀念;二是祭百神,感谢他们一年来为农业所作出的贡献;三是人们终岁劳苦,此时农事己息,借此游乐一番。

《康熙狩猎图 》—冰戏—北方入冬之后天寒地冻,冰期十分长久,动辄从十一月起,直到次年四月。

《宋史》有:“故事斋宿,幸后苑,作冰戏。

”《钦定日下旧闻考》中记载有:“西华门之西为西苑,榜曰西苑门,入门为太液池,冬月则陈冰嬉,习劳行赏。

”春冬之间,河面结冰厚实,冰上行走皆用爬犁。

爬犁或由马拉,或由狗牵,或由乘坐的人手持木杆如撑船般划动,推动前行。

冰面特厚的地区,大多设有冰床,供行人玩耍,也有穿冰鞋在冰面竞走的,古代称为冰戏。

此习俗一直延续到近代。

《倚晴阁杂抄》中关于北平旧时风俗,写有:“明时,积水潭尝有好事者,联十余床,携都篮酒具,铺截锐其上,轰饮冰凌中,亦足乐也。

”金廷标《 冰戏图 》—吃菜饭—古时,南京人对小寒颇重视,这天都会煮菜饭吃。

菜饭的品种亦很丰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

其中矮脚黄、香肠、板鸭都是南京的著名特产,可谓是真正的“南京菜饭”。

—食糯米饭—广州传统,小寒早上要食糯米饭。

这与他们讲究食疗有关。

小寒因处隆冬,土气旺,肾气弱,因此,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苦,补心助肺,调理肾脏。

糯米饭太糯亦不好,一般是六成糯米和四成香米搭配,把腊肉和腊肠切碎后炒熟,加一些熟花生米和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

小寒养生—饮食应减甘增苦—小寒因处隆冬,土气旺,肾气弱,因此,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苦,补心助肺,调理肾脏。

所谓“三九补一冬”,但小寒时切记不可大补。

在饮食上可多吃羊肉、牛肉、芝麻、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棒子、松子、葡萄干等,也可结合药膳进行调补。

—起居要保暖—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节气之一,此时在起居上一定要注意保暖.天气寒冷,则关节痛、颈椎病甚至是心脑血管疾病都容易发病。

”保暖是第一要务,尤其是对肩颈部、脚部等易受凉的部位要倍加呵护。

对于老人家,则在保暖的同时还要注意通风,密切防范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运动宜在日出后—小寒是风寒感冒多发的时节。

除了注意保暖,还要多做肢体伸展运动,振奋阳气,固表防感。

此外,还可在每日洗脸后用双手摩擦面部致生热,可增强御寒能力。

此外,小寒后天气寒冷,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能够增强身体御寒能力。

但小寒节气的运动要注意适度。

一是在日出后才开始锻炼,二是准备活动必须要做。

还须注意,运动不要练到大汗淋漓,锻炼后要及时穿衣,避免寒邪侵袭。

小寒易发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受天气影响最大。

寒潮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一道坎。

低温使得呼吸的局部温度很低,毛细血管收缩,气管排出细菌的功能减弱,同时由于干燥,呼吸道黏膜弹性减少,免疫力下降,排泄异物的功能减退,导致细菌及病毒在呼吸道生长。

预防:首先要增强自身免疫力,根据天气的变化及时增减衣被;要注意室内空气流通,白天要适当开窗通风;注意防寒保暖,适当缩短户外活动时间。

肠胃病在寒冷天气,胃肠道的活动增加,腺体分泌旺盛,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往往频发上腹痛、反酸、上消化道出血等。

预防:适时增添衣被防寒保暖,避免胃肠受寒,不吃生、冷、硬、炸食物,多吃温热清淡的食物,切忌暴饮暴食。

按时休息,不要熬夜,经常运动,以便促进新陈代谢。

心脑血管病心脑血管疾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但在寒冷的冬季发病率更高。

冬季严寒,血管收缩,血压易升高。

中医认为,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寒就容易停滞,所谓“血遇寒则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小寒节气里,患心脏病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

预防:注意保暖,防止血管栓塞;进补要适度,避免造成血脂增高;保持心态平衡,避免情绪激动;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并控制好运动量。

长按指纹一键关注

    发布时间:2018-01-05 10:01:07
    录入:录入编辑

版权所有:中国中医抗癌交流网